高考志愿调剂是一个确保考生录取机会的机制,它在考生的志愿填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了所报考院校的投档线,但不够所选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时,如果考生在志愿表上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那么招生院校会考虑将该考生调配到同一批次或同一专业组内还有空余名额的其他专业。这样,即使考生未能被首选专业录取,也有可能被该院校的其他专业录取,从而避免直接被退档至下一批次或征集志愿。

在不同的志愿填报模式下,调剂的规则有所不同:

对于“院校专业组+专业(类)”的高考改革省份,调剂仅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进行。

在非高考改革省份或采用“院校+专业”模式的地方,调剂范围是考生所填报的该院校内的其他专业。

选择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心仪院校录取的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考生可能被录取到一个并非首选的专业。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调剂并不保证一定是考生不喜欢或认为不好的专业,且在一些情况下,考生入校后仍有机会通过校内政策调整专业。考生在决定是否服从调剂时,需要权衡个人对专业和学校的偏好,以及对未知专业接受程度的意愿。

什么是志愿的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