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专业组是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模式,它源自新高考改革政策。这一模式将一所高校内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这些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有相同的特定要求。例如,如果一个大学的某些专业要求考生必须选考物理,那么这些专业就会被归入同一个院校专业组。

在志愿填报时,考生不再直接选择单个专业,而是首先选择一个院校,然后从该院校提供的若干个专业组中挑选,最后在选定的专业组内选择具体专业。这种模式旨在增加学生的选择灵活性,同时考虑学生的科目偏好和高校的人才培养需求。

同一院校专业组内的专业,考生的选考科目必须满足该组的科目要求,这意味着如果考生的选考科目符合某个专业组的要求,他们就可以填报该组内的任何专业,并且在录取过程中,如果未被首选专业录取,可能在该专业组内进行调剂。

什么是院校专业组合

这种志愿组合方式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更加细致地考虑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兴趣方向,同时也需要对目标院校的专业设置和选考科目要求有清晰的了解。在一些新高考省份,院校专业组已成为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和兴趣,结合院校发布的专业组信息来制定志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