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调剂是指在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过程中,当考生的分数达到了所报考院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其填报的特定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时,如果考生在志愿表上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那么高校会将该考生调剂到同一批次或同一专业组内还有空余招生计划的其他专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利用考生的分数,确保考生能够被其报考的院校录取,同时也帮助高校完成招生计划。如果不服从调剂,且所报专业均无法录取,考生可能会被该院校退档,进而参与下一批次的录取,这可能意味着从本科批次滑到专科批次等。

调剂通常发生在专业层面,而不是院校层面。在新高考改革省份,根据不同的志愿设置模式(如“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专业(类)”或“院校+专业”),调剂的范围可能有所不同。在“院校专业组+专业(类)”模式下,调剂仅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而在非改革省份或特定模式下,调剂可能涉及院校内多个专业。

选择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心仪院校录取的机会,但可能会被分配到一个并非首选的专业,这些专业往往是报名人数较少或录取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在决定是否服从调剂时,需要权衡对专业和学校的偏好,以及对可能调剂结果的接受度。

什么是高考录取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