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对象与范围的扩展:

公共管理学超越了传统公共行政学对行政机关(尤其是官僚机构)的专注,将研究视野拓宽到立法机关、司法机关、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乃至私人部门中的公共事务。这种扩展反映了对整个公共领域管理的全面关注。

2. 跨学科与综合性:

与主要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的公共行政学不同,公共管理学汇集了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它不仅依赖于政治行政二分法,还大量借鉴经济学理论和工商管理的方法,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知识框架,强调综合分析和应用。

3. 研究焦点的转变:

公共管理学从内部过程和程序的研究转向外部环境、项目效果与绩效评估,关注战略管理、公共政策执行、责任机制及问题。这种“外部取向”更注重实际成果和效率。

4. 实证与规范并重:

公共管理学既注重经验研究,从实际案例中提炼知识,解决问题导向的研究,也强调规范性分析,探讨“应该怎样做”,以指导和规范公共管理行为。案例分析成为核心研究方法,结合了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的双重特性。

5. 现实导向与实践基础:

该学科紧密联系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特别是改革的经验,形成理论并指导实践。它更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反映了对当前公共管理挑战的直接回应。

6. 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受到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学科的影响,公共管理学在分析方法上更加注重定量分析工具的运用,同时不忽视定性分析的重要性,力求通过多种方法全面理解公共管理问题。

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是什么

这些特点共同定义了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独立且不断发展的学科,它旨在提供一个更广泛、更实用的框架来理解和改善公共部门的管理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