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投档流程是高校录取新生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确保了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志愿被合适的院校考虑。以下是高考投档流程的详细解析,以平行志愿模式为例:

1. 模拟投档

目的:在正式投档前,省级招办模拟进行投档,以帮助高校了解生源情况,决定是否调整招生计划或投档比例。

如何理解高考投档的流程

操作:省考试院根据高校设定的投档比例,预估性地分配考生,但不实际转移考生档案。

2. 正式投档

原则:基于“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所有达到批次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成绩排序。

过程:

系统依次检索每位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如A、B、C、D志愿),从第一志愿开始。

如果考生的第一志愿院校有空余录取名额且该考生满足条件,其档案即被投给该院校。

若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系统会自动检索第二志愿,以此类推,直到档案被投出或所有志愿检索完毕。

3. 阅档与预录取

高校审阅:高校下载考生电子档案,审查考生信息,包括成绩、专业志愿、服从调剂情况等。

预录取决定:高校根据招生政策和计划,决定预录取或退档,并上传结果至省级招办。

4. 录取检查

省级审核:省级招办审核高校的预录取和退档决定,确保符合规定。

5. 正式录取

确认录取:省级招办对高校的预录取结果无异议后,视为正式录取。

名册打印与寄送:打印录取新生名册并寄给高校,高校据此发放录取通知书。

6. 发放录取通知书

通知书准备:高校根据录取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包括入学报到须知等,然后寄给考生。

特别说明

模拟投档与正式投档的主要区别在于,模拟投档是虚拟过程,用于高校调整计划和比例,而正式投档则是实际操作,决定了考生的最终去向。

平行志愿的优势在于提高了高分考生的录取率,减少了因志愿顺序不当导致的落榜风险。

以上流程确保了高考录取的公平性和效率,帮助每位考生尽可能地实现其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