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试科目设置的改变:

从传统的文理分科转变为“3+1+2”模式。其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数学不再区分文理;“1”代表学生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2”则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这样的设置提供了12种不同的科目组合供学生选择。

2. 选科时间与重要性:

高二上学期末,学生需完成选科,这影响到后续的班级组织和课程安排。选科需考虑个人兴趣、学科优势及未来大学专业要求。

3. 考试内容与难度调整:

对于2023年的考生,数学试卷实现了文理同卷,增加了选择题中的多选题,这对文科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要求所有学生有更扎实的数学基础。

4. 等级赋分制度:

在“3+1+2”模式下,除了语文、数学、外语和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数计入总分外,再选的两门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确保不同科目间成绩的可比性。

5.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自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

6. 高校录取机制:

安徽省的高考政策有哪些变化

形成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促进公平、科学选才。

7. 过渡期安排:

2023年作为新老高考的过渡,部分科目采用新高考模式,而文理综保持原样,为2024年全面实施新高考做准备。

8. 综合素质评价:

强调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作为高校录取时的参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些变化旨在增加学生的选择自由,促进教育公平,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对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生涯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