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档原则

传统志愿(顺序志愿):遵循“志愿优先”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录取时,首先考虑考生的第一志愿,只有当第一志愿的院校没有招满,才会考虑第二志愿及后续志愿。这导致考生的录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志愿的选择。

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系统先对所有考生按分数排序,然后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检索考生的志愿。对于每一考生,系统会按照其填报的志愿顺序检索,一旦符合条件(即该院校尚未招满),即进行投档。

志愿顺序

在传统志愿中,每个批次的志愿有明确的顺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且考生的录取机会主要依赖于第一志愿。

平行志愿下,虽然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志愿,但在投档时,这些志愿都被视为“第一志愿”,系统按分数检索,直到找到第一个可接纳考生的志愿为止。

投档机会

传统志愿允许考生在每个批次有多次潜在的投档机会,但实际操作中,一旦第一志愿落选,后续志愿的录取机会大幅降低,尤其是当目标院校第一志愿生源充足时。

平行志愿中,每位考生在每一轮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某志愿院校投档,即使未被录取,也不会再被该批次的其他志愿考虑,除非进入征集志愿环节。

风险与策略

传统志愿的风险在于第一志愿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旦失误,可能面临较高层次学校的录取机会丧失。

平行志愿虽然减少了因志愿顺序不当导致的落选风险,但依然存在专业不服从调剂导致的退档风险,考生需谨慎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平行志愿和传统志愿有什么区别

专业平行志愿

特别地,专业平行志愿进一步细化到以专业(类)为单位,考生直接被投档到具体专业,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的问题,增加了考生选择的精准度和满意度。

平行志愿相比传统志愿,更注重考生的个人分数,提供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减少了因志愿填报顺序不当而错失理想学校的机会,但同时也要求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