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误区一:征集志愿的高校都很差

很多人认为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是因为质量不佳才招不满学生。实际上,一些很好的高校和专业,包括“211”、“双一流”院校,也会因各种原因(如生源变化、政策调整等)出现在征集志愿名单上。

2. 误区二:院校招生数量少,报考难招上

征集志愿的招生人数通常较少,但这些专业可能因为冷门、地域偏远或学费高昂等原因未招满,并不意味着竞争必然激烈。且由于是补录,有时反而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增加录取机会。

征集志愿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3. 误区三:线下考生没机会参加征集志愿

实际上,征集志愿不仅面向上线未被录取的考生,某些情况下,线下考生也有机会。例如,某些省份或批次会降低分数要求,让部分低于批次线的考生有机会填报。

还有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是:

4. 误区四:参加征集志愿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

高招录取按批次进行,征集志愿不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如果在征集志愿中未被录取,考生仍有机会参与下一批次的正常录取流程。

这些误区的存在是因为对征集志愿机制的不完全理解。正确理解征集志愿的规则,可以为滑档考生提供宝贵的第二次机会,甚至可能实现录取到更理想院校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