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媒体性:强调在数字和网络技术基础上,整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提供全方位的传播内容。

2. 去中心化: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降低了信息传播的中心化程度,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 强交互性:新媒体平台支持用户间的即时互动,如评论、分享、点赞等,增强了用户参与度和反馈机制。

4. 全时空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全球化。

5. 传播类型多样:

自我传播:涉及个人内部的信息处理,是传播的基础。

人际传播:个人间的直接交流,增强社交联系。

群体传播:共同社会属性个体的集体交流,如社群、论坛。

组织传播:有序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强调组织结构。

大众传播:专业化媒介向广泛受众传播,如新闻媒体。

新媒体传播专业的特点是什么

6. 新媒体新闻形式:包括机器新闻、传感器新闻、VR/AR新闻、H5新闻、新闻游戏、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和移动直播新闻,这些形式丰富了新闻体验。

7. 新媒体新闻特征:

容量大、形式丰富,提供更深入的报道。

生产效率高,适应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

个性化和社交化,根据用户偏好定制内容。

深度依赖移动智能终端,用户黏性高。

8. 发展现状与挑战:

移动和短视频成为主流,智能化提升。

真实性问题,标题党与内容质量下降。

面临后真相时代,情感和观点影响超过事实。

9. 发展趋势:

技术推动形态升级,如AI和5G的应用。

多维度创新叙事方式,提升用户体验。

语言风格多样化,场景化传播。

新闻推荐算法的影响力增加。

10. 新媒体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形成更加迅速,且受网络特性影响,情感和观点的表达更为突出,有时可能导致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被忽视。

新媒体传播专业注重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能力,包括内容创作、互动交流、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等,以应对快速变化的传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