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理分科与选科制度:

传统高考:实行文理分科,学生被分为文科和理科,分别学习不同的科目组合。

新高考:“3+3”或“3+1+2”模式,取消文理分科,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要求选择科目,增加了选科的灵活性。

2. 考试科目与分值:

传统高考:固定为语数外+文综/理综,总分750分。

新高考:“3+3”模式下,语数外各150分,选考三科每科100分,通过等级赋分计入总分。“3+1+2”模式中,首选科目原始分计入,再选科目等级赋分。

3. 考试时间与场次:

传统高考:通常两天完成,第一天语文和数学,第二天文综/理综和外语。

新高考:延长至三天或四天,增加考试天数以适应选考科目的安排。

4. 考试时长:

新高考:选考科目时长调整为75分钟,与传统高考的时长不同。

5. 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

传统高考:直接采用原始分数。

新高考: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将原始成绩转换为等级分,确保不同科目间成绩的可比性。

6. 招生计划与志愿填报:

传统高考:依据文理科划分招生计划和志愿填报。

新高考:按照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划分,采用“专业(类)+院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强调专业选择。

7. 批次设置与录取:

新高考调整了批次设置,如本科提前批的分类和专业平行志愿的实施,更加注重专业的选择。

8. 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

新高考注重全面发展,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考虑综合素质评价。

9. 考试试卷:

新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统一试卷,而传统高考数学分文理卷。

新高考模式与传统高考的区别是什么

10. 教育与生涯规划:

新高考鼓励学生早期思考专业方向,高中选课与未来专业紧密相关,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这些变化旨在减轻学生负担,促进个性化发展,提高教育公平性和科学性,同时挑战高校招生和中学教育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