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试科目变化:

传统高考采用“3+文综/理综”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加上文科综合(历史、政治、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新高考实行“3+3”或“3+1+2”模式。其中,“3+3”模式下,学生除了必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外,还需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中选择3科;“3+1+2”模式中,学生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科作为首选科目,然后从剩余的四科中选择2科作为再选科目。

2. 录取方案变化:

旧高考主要依据高考单一成绩录取。

新高考引入多元录取机制,考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使录取更加全面。

3. 选考科目成绩处理:

新高考的型有哪些变化

新高考中,选考科目的成绩通过等级赋分制度折算,不再是原始分数,以确保不同科目间成绩的可比性。

4. 考试时间调整:

新高考不仅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考试的安排也可能有所变化,具体时间安排依省份而定。

5. 投档录取模式变化:

传统高考志愿填报多为“院校+专业”,新高考则有“专业(类)+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种模式,给予考生更多选择权,且志愿数量通常增加,让考生能更精准地选择专业。

新高考还强调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学习能力及职业规划自主选科,鼓励学生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取消了部分专业的调剂,要求考生在高中阶段就对大学专业有基本了解,以做出更合理的志愿选择。这些变化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