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试科目变化:
传统高考采用“3+文综/理综”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加上文科综合(历史、政治、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新高考实行“3+3”或“3+1+2”模式。其中,“3+3”模式下,学生除了必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外,还需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中选择3科;“3+1+2”模式中,学生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科作为首选科目,然后从剩余的四科中选择2科作为再选科目。
2. 录取方案变化:
旧高考主要依据高考单一成绩录取。
新高考引入多元录取机制,考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使录取更加全面。
3. 选考科目成绩处理:
新高考中,选考科目的成绩通过等级赋分制度折算,不再是原始分数,以确保不同科目间成绩的可比性。
4. 考试时间调整:
新高考不仅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考试的安排也可能有所变化,具体时间安排依省份而定。
5. 投档录取模式变化:
传统高考志愿填报多为“院校+专业”,新高考则有“专业(类)+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种模式,给予考生更多选择权,且志愿数量通常增加,让考生能更精准地选择专业。
新高考还强调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学习能力及职业规划自主选科,鼓励学生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取消了部分专业的调剂,要求考生在高中阶段就对大学专业有基本了解,以做出更合理的志愿选择。这些变化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适应性。
推荐文章
农村电商的兴起对农民的影响
2024-11-01土壤科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2024-10-29如何理解梯度志愿填报法
2024-11-06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
2024-12-22如何应对艺术类高考的艺术鉴赏测试
2024-12-09对口高考各科目的复习重点是什么
2024-12-15如何判断专业课程的质量
2024-12-13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挑战有哪些
2024-12-16高考后如何调整心态面对分数分段
2024-11-30高考志愿调剂的风险有哪些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