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志愿填报的基本规则:

江苏采用新高考A类制度,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每个志愿包含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本科提前批次可填20个院校专业组,普通本科和专科批次各40个。

2. 分数与位次的运用:

等待高考成绩公布后,确定自己在全省的位次,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找到对应位次可填报的大学及专业范围。

3. 专业与院校的选择:

先选择喜欢的专业,再找提供这些专业的大学,注意专业组内可能存在的非目标专业风险。

考虑专业在大学中的优势,优先选择专业实力强的院校。

注意院校的招生章程,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

4. 冲稳保策略:

一般建议采用“冲稳保”策略,比例可以是3:4:3,即12个冲、16个稳、12个保,但具体比例应根据个人分数段调整。

高分段考生可以增加“冲”的比例,中低分段则应注重“稳”和“保”,确保有学可上。

5. 专业组的特殊考虑:

由于专业组可能包含不同大类的专业,选择时要小心,避免被调剂到完全不感兴趣的专业。

可以通过选择专业特色明显的非综合类院校或在志愿中策略性地安排接受的专业来规避风险。

6. 填报顺序与策略:

如果更看重专业,可以减少“冲”和“博”的数量,增加“稳”和“保”的比例。

若侧重学校,可以适当增加“博”和“冲”的志愿数,但需确保有足够的“稳”和“保”来确保录取。

7. 全面信息收集:

分析高校专业历年录取分数线、位次数据,预防退档、滑档。

江苏的高考志愿填报策略有哪些

考虑特殊类型志愿(如提前批)的填报规则。

8. 充分利用所有志愿:

建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全部填满,以增加录取机会。

9. 服从专业调剂:

几乎所有志愿都应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以减少滑档风险,但需注意可能被调剂到非目标专业的情况。

10. 个性化定制:

鉴于每位考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志愿填报应结合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分数位次等进行个性化定制。

通过上述策略,江苏的考生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高考志愿,提高被理想院校和专业录取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