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试模式调整:从传统的文理分科转变为“3+1+2”模式。这里的“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以原始分数计入总分;“1”是指学生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同样以原始分数计入总分;“2”则是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这将采用赋分制度,即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和全省排名进行转换,最终计入总分。
2. 数学不分文理:新高考取消了数学的文理分卷,所有考生使用同一套数学试卷,这与老高考中数学分文理科的情况不同。
3. 考试时间延长:考试时间从以往的两天(6月7日和8日)延长至三天,以适应更多科目的单独考试安排,确保每门科目都有足够的考试时间。
4. 选科组合与专业报考:新高考实施“物化捆绑”,意味着对于理工农医类专业,考生必须选择物理和化学才能报考,这类似于老高考中的理科要求,但更加明确和严格。
5. 志愿填报与批次合并:志愿填报将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批次,考生将有更多志愿选择机会,从原来的12个志愿可能增加到48个左右,但同时也需要更精细的志愿规划。
这些变化旨在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同时对学生的科目选择、备考策略、以及未来志愿填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推荐文章
高考志愿填报中的院校层次是什么意思
2025-02-19会计专业的考证要求有哪些
2025-02-13调档比例对志愿填报的影响
2025-01-17有哪些成功案例可以借鉴
2025-01-13台湾高考历史科目的考试内容有哪些
2025-02-19口语高考-高考英语口语通过率高吗
2024-01-10数据科学专业的热门应用领域是什么
2025-02-10如何查询各专业的历史录取分数线
2025-01-24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是什么
2025-02-17高考成绩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