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分析一:小明的志愿填报

情况描述:小明高考成绩642分,省排名5000名。他的第一志愿是南京大学,但南京大学的最低投档线为647分,导致他无法被第一志愿录取。虽然第二志愿天津大学的投档线他达到了,但由于所报专业分数不够且不服从调剂,最终可能被调剂到其他专业或因专业不满足而退档,进而面临滑档风险。

关键点:高分考生需注意专业选择与服从调剂,避免因专业分数不足而滑档。

2. 案例分析二:2019届浙江考生

情况描述:该考生高考成绩635分,偏好特定学校(河海大学),所有志愿都填报了该校的不同专业,结果因没有合理梯度,未被任何专业录取。

关键点:过度集中于单一学校,忽视志愿间的梯度设置,容易导致滑档。

滑档案例分析有哪些

3. 2024年滑档揭秘案例

分析要点:文章虽未提供具体案例,但强调了滑档的五大雷区,包括分数与排名不匹配、志愿梯度不合理、忽视专业限制条件、不服从专业调剂及信息掌握不准确。

策略:建议考生利用最新数据合理设置志愿,务必考虑服从调剂,以减少滑档风险。

4. 滑档与退档区别

滑档示例:考生分数未达到任何所报批次院校的调档线,直接进入下一批次。

关键区别:滑档是根本没被任何志愿的学校投档,而退档是被投档后因专业不满足或其他原因被学校退回。

这些案例和分析共同强调了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合理设置志愿梯度、充分了解专业录取规则、考虑服从专业调剂的重要性,以及避免过度集中于某几所学校或专业,以规避滑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