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分类

数值型数据:可以进行数学运算的数据,进一步分为间隔型(如温度,没有绝对零点)和比率型(如长度,有绝对零点,可以比较倍数)。

非数值型数据:

分类变量:表示事物类别,如性别、血型。

顺序变量:表示有序的类别,如教育程度(小学、中学、大学)。

数据的来源与收集方式

直接来源(一手数据):研究者直接收集的数据。

间接来源(二手数据):通过已有资料获取的数据。

观测数据:在自然状态下收集的数据,不施加控制。

实验数据: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获得的数据。

数据的时间特性

截面数据:同一时间点收集的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的数据。

混合数据(面板数据):同时包含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特征的数据。

概型与数据类型

离散型数据:可以一一计数,如人数。

连续型数据:理论上可以取无限多个值,如身高。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统计学的核心概念

总体(population):研究对象的全部集合。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用于推断总体特征。

样本容量:样本中元素的数量。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量,如总体均值(μ)、总体标准差(σ)、总体比例(π)。

统计量(statistic):基于样本计算的量,如样本均值(x̄)、样本标准差(s)、样本比例(p)。

变量

描述事物特征的概念,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型变量。

通过这些基本概念,统计学能够帮助我们从数据中提取信息,进行推断和预测,理解数据背后的趋势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