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和网络设置问题:

IP冲突:两个或多个设备配置了相同的IP地址,导致网络访问混乱。

网关IP冲突:设备的默认网关设置错误,影响网络通信。

DHCP重复或故障: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分配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确获取网络配置。

2. IT系统设置与访问控制:

系统间隔离不足:缺乏有效的隔离措施,使得一个系统的安全漏洞可能影响到其他系统。

外来访问控制不严:外部人员或系统维护时的安全管理不严格,增加内部网络被渗透的风险。

3. 安全检测与监控问题:

直连检测设备故障:安全监控设备如IDS/IPS工作异常,无法有效检测攻击。

误报与漏报:安全系统可能因配置不当而产生大量误报,或错过真正的安全事件。

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4. 网络攻击与病毒:

DDoS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大量请求淹没目标服务器,使其无法提供服务。

恶意软件: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等,可窃取数据或破坏系统。

社会工程学攻击:利用人性弱点获取敏感信息,如钓鱼邮件、假冒网站等。

5. 合规性与数据保护:

不符合数据保护法规:如GDPR等,可能导致法律风险和高额罚款。

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缺失:缺乏对数据跨国传输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6. 技术与管理层面的挑战:

技术更新滞后:新技术的应用带来新的安全漏洞,如云计算、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安全意识不足:员工缺乏足够的网络安全意识,容易成为攻击的入口。

防御成本与攻击成本不对等:防御措施往往需要更高的投入,而攻击成本相对较低。

7.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关键设施保护不足:金融、能源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易受针对性攻击。

标准与评估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和有效的漏洞评估体系。

8. 网络可信身份生态:

缺乏统一的网络身份管理策略,导致身份认证技术发展滞后,难以适应新兴技术需求。

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复杂多样,既包括技术层面的漏洞,也涉及管理策略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技术防护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法规遵从性,并持续监控与更新安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