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政策旨在考虑考生的特殊贡献、才能、背景或支持教育公平,但这些政策随时间调整,以确保公平性。以下是历史上和近期一些常见的高考加分项目,但请注意,具体政策会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及各省级教育考试院的最新规定而变化:

1. 特殊能力加分(政策有调整):

在2015年1月1日前获得特定奖项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如省级优秀学生、特定学科竞赛奖项等,最多可加5分,但2015年后这些奖项不再直接加分。

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限定在特定运动项目,且需通过省级统一认定。

2. 特殊人群加分:

高考中的加分政策有哪些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可享受不同程度的降分录取,最多可达20分。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服役期间有重大贡献的退役军人加20分。

3. 少数民族加分:

少数民族考生在特定地区可享受加分,但加分政策正逐步精准化,减少分值,且地方性加分仅限于本省高校投档,分值不超过20分。

4. 其他政策性加分:

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通常有加分。

退出现役的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子女,以及因公牺牲人员的子女等,依据具体情况享受优先录取或加分政策。

5. 地方性加分政策:

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加分政策,这些政策可能包括对特定地区、特定社会贡献或特定家庭背景的考生的加分,但分值和适用条件严格控制。

重要的是,加分政策会持续更新,以适应教育公平和政策调整的需要。考生和家长应关注当年最新的招生简章和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官方信息,以获取最准确的加分政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