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数排序与投档:所有达到批次分数线的考生按照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分别进行分数排序,确保每位考生有一个明确的位次。

2. 逐个检索志愿:系统会从高分到低分逐个检索每位考生的志愿。对于每位考生,系统会依次检查其填报的院校志愿。一旦发现考生的分数满足某院校的投档条件,即该院校还有剩余招生计划,系统就会将考生的档案投向该院校。

3. 专业分配尝试:考生档案被投递至院校后,院校会尝试将考生分配到其填报的专业中。如果考生的分数未达到所报专业的要求,且考生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则进入调剂流程。

4. 专业组内调剂:在新高考模式下,调剂通常在专业组内部进行。这意味着如果考生未能被所选专业录取,将会被考虑调剂到同一专业组内未满员的其他专业。每个专业组是根据科目要求划分的,考生只能在自己被投档的那个专业组内进行调剂。

5. 调剂顺序:如果一个专业组内有多名考生需要调剂,调剂时通常会优先考虑分数较高的考生,即遵循分数优先原则。

6. 确认与录取:院校会根据专业组内剩余的名额和考生的服从调剂意愿,确定调剂到哪个专业。一旦调剂成功,考生即被该专业录取。如果考生不服从调剂或所有专业组内均无合适位置,考生将面临退档,需等待征集志愿或参与下一批次录取。

高考平行志愿的调剂流程是什么

7. 退档与滑档:退档发生在考生被投档但因各种原因(如专业不匹配、身体条件不符等)未被录取且不服从调剂的情况下。滑档则是指考生的所有志愿均未达到投档线,直接进入下一批次或征集志愿。

整个调剂过程是在院校完成对所有投档考生的专业分配后统一进行的,确保了公平性和效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该院校录取的机会,但需注意可能会被调剂到非首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