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招生是一种高考改革后的新型招生模式,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品学兼优的学生。这种招生方式打破了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允许高校在录取时综合考虑考生的多方面能力与成绩。

核心特点

综合成绩计算:考生的最终录取依据是综合成绩,这通常包括高考成绩(占比重最大)、高校组织的综合测试成绩(如面试或笔试)、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及可能的综合素质评价等。

多元化选拔:除了学术成绩,还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特长、社会实践经历等,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高考志愿中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

目标群体:适合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有特长或在某些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包括但不限于学科竞赛获奖者、外语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的学生。

优势

1. 降低高考风险:即使高考成绩略有波动,综合评价给予学生额外的机会,通过其他维度的表现来弥补。

2. 增加名校机会:覆盖不同层次的高校,为中上等成绩的学生提供了更多进入理想大学的途径。

3. 个人能力提升:准备过程中的面试、笔试等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4. 教育公平性: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

报考条件与流程

条件:通常要求考生有良好的综合成绩、高中学业水平全合格、可能的竞赛奖项、优秀品德或特定的外语能力。

流程:高校发布招生简章后,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通过初审后参加高校的考核,最终根据综合成绩决定录取。

注意事项

每所高校的综合评价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包括比例分配、报名时间、考核内容等。

综合评价招生计划在各校本科第一批招生计划中占一定比例,但不超过5%。

高校不会通过中介进行招生,考生和家长应直接与高校联系获取准确信息。

综合评价招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升学路径,鼓励学生在保持学业成绩的注重个人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