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证官方渠道

官方标识:教育部已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查询信息时,务必认准“官网”标识。

官方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可在教育部官方网站查询,确保所选学校正规。

2. 警惕“提前录取”和“内部指标”承诺

正规程序:提前批次录取有特定流程,不会通过电话要求提前缴纳学费。军校招生严格,不存在“内部指标”。

3. 避免“帮忙搞定”艺术类或特殊类型招生的承诺

正规途径:艺术类招生有明确分数线和程序,任何声称能“搞定”的行为都是诈骗。

4. 不信“混淆高等教育形式”

明确区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不要被混淆概念所骗,确认录取通知书的学校性质。

5. 谨慎对待高价志愿填报服务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识别招生骗局

理性选择:警惕高价辅导服务,官方渠道和公开信息通常足够进行合理志愿填报。

6. 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保护隐私:妥善保管身份证号、考生号和志愿系统密码,避免志愿被篡改。

7. 避免“奖学金”和“补助”陷阱

官方核实:任何关于奖学金或助学金的电话和信息,都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不轻易转账。

8. 确认学校真实性

官方验证: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通过官方渠道验证学校的招生资格和办学类型。

9. 提高财务警惕

涉及金钱:任何要求预先支付费用以确保录取的请求都应引起警觉。

10. 利用官方咨询资源

官方咨询:参加教育部“高考网上咨询周”等活动,获取官方指导和信息。

11. 报警处理

遭遇诈骗:一旦发现诈骗行为,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通过遵循上述指南,考生和家长可以有效避免高考招生过程中的各种骗局,确保志愿填报的安全和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