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谨慎保管个人信息:确保个人准考证号、登录密码、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的安全。不要随意透露给他人,包括所谓的“培训班老师”或非官方机构。

2. 官方渠道获取信息:所有关于高考的政策、录取流程和志愿填报指导应通过教育考试院和高校的官方网站或官方发布的材料获取,避免依赖搜索引擎推荐的高价服务或不明来源的信息。

3. 警惕诈骗信息:对任何声称能通过“内部渠道”、“特殊途径”保送或影响高考录取的承诺保持高度警惕,这些都是常见的诈骗手段。

4.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在使用互联网进行高考相关查询或报名时,确保网站的安全性,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操作,以防信息被窃取。

5. 正规咨询与服务:对于志愿填报等咨询服务,应选择官方或信誉良好的机构,避免轻信“高价”咨询服务的虚假宣传。

6. 关注官方预警:教育部和其他教育部门会定期发布预警信息,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最新的诈骗手法,及时了解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7. 法律保护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如《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知道在考试作弊等行为中自己的权益如何受到法律保护。

高考报名信息泄露的风险如何防范

8. 报告可疑活动: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或遭遇诈骗,应立即向教育考试机构、公安机关报告,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通过这些步骤,考生可以有效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确保高考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