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

1. 目的:自主招生旨在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为高校提前锁定优秀生源,提供降分录取或专业优惠的机会。

2. 流程:

高校发布招生简章,学生提交申请材料。

经过高校初审,通过的考生参加高考及高校组织的考核。

高考后,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加上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确定录取资格。

3. 条件:要求学生有特定的学科成绩、竞赛奖项或创新实践能力。

4. 影响:获得自主招生优惠的学生,高考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即可享受降分或专业加分等优惠。

高考调剂与自主招生的区别是什么

高考调剂

1. 目的:高考调剂是在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未被录取时,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剩余计划,由系统自动匹配到同批次中其他未满额的专业,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2. 流程:

考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会有一个是否同意调剂的选项。

录取过程中,如果考生的第一志愿及后续志愿均未达到录取线,且同意调剂,系统会尝试将其安排到同批次其他专业。

3. 条件:主要基于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志愿填报情况,无需额外申请或考核。

4. 影响:可能会导致考生被录取到非首选专业,但确保了在原批次的录取机会。

主要区别

主动与被动:自主招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选拔过程,而高考调剂是录取过程中的被动调整。

录取条件:自主招生依赖于学生的特殊才能和额外考核,高考调剂则基于高考成绩和志愿匹配。

优惠政策:自主招生可以提供降分录取或专业选择的优惠,高考调剂不涉及分数优惠,只是专业调整。

时间点:自主招生发生在高考前的申请和考核,以及高考成绩公布后的最终确认;高考调剂则在所有批次志愿录取时进行。

自主招生和高考调剂分别服务于不同目的,前者为特定优秀学生提供特别通道,后者为未被首选专业录取的考生提供额外的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