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投档:考生参加高考后,根据其成绩和所填报的志愿,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按照一定的规则(通常是平行志愿的“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将考生的电子档案投递给达到其志愿院校投档线的高校。

2. 专业分配:高校收到考生的电子档案后,会根据事先公布的录取规则(如分数优先、志愿优先或分数级差等)尝试将考生分配到其填报的专业志愿之一。

3. 检查专业志愿:如果考生的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即考生的分数未达到所报的任何一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此时会进入专业调剂的考虑阶段。

4. 服从调剂考虑:如果考生在志愿表中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高校会查看还有哪些专业未招满。学校通常会尽量将考生调剂到与原志愿相近且仍有名额的专业。

5. 专业调剂:高校在本校的同一招生代码下,选择一个尚未满额的专业,将考生调剂过去。这个过程不会超出考生所报考的院校代码范围,也不会调剂到招生计划中没有列出的专业。

6. 确认与通知:一旦确定调剂的专业,高校会完成录取流程,并通知考生被哪个专业录取。如果所有专业已满,且考生不服从调剂,则会进行退档处理。

7. 退档与后续: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如果被退档,将失去在该批次的录取机会,需要等待征集志愿或参与下一批次的录取。

专业服从调剂的流程是什么

整个流程强调了服从调剂是在考生无法被其填报的任何专业录取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增加了被某所大学录取的机会,但并不保证一定能被调剂,且调剂的专业通常是在同校内未满额的专业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