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平行志愿是一种录取模式,它改变了以往的“顺序志愿”制度,转而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原则。在平行志愿体系下,考生在同一个批次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这些志愿之间是并列关系,没有主次之分,都视为第一志愿。具体来说:

1. 志愿并列:考生可以在指定批次填报多个(如A、B、C、D等)院校志愿,这些志愿没有优先级之分,都作为第一选择对待。

2. 位次优先:所有考生按高考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这意味着成绩高的考生会先于成绩低的考生被检索和投档。

3. 遵循志愿:虽然志愿并列,但在实际投档过程中,系统会按照考生填报的院校顺序依次检索。如果考生满足A志愿的投档条件,则会被投到A志愿院校,不再考虑后面的志愿。如果A志愿不满足,才会继续检索B志愿,以此类推。

什么是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平行志愿

4. 一次投档:每个考生在每个批次只有一次被投档的机会。一旦被投档到某所院校,即使被退档,也不会再被本批次其他院校自动考虑,除非参与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录取。

平行志愿的设计旨在减少填报志愿的风险,让高分考生有更多机会被理想院校录取,同时也要求考生在填报时更加谨慎,合理安排志愿顺序,确保志愿梯度,以增加被录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