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化学形态分类:

水溶态养分:这是能直接溶解于水的养分,如钾(K+)、钙(Ca2+)、硝酸根(NO3)等离子和一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对植物的可获取性极高,是速效养分的一部分。

交换态养分: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离子,如铵离子(NH4+)、钾离子(K+)、钙离子(Ca2+)和磷酸氢根(H2PO4)。这些养分可以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也是速效养分的一部分。

缓效态养分:存在于某些矿物结构中,较容易释放的养分,如黏土矿物中的钾或某些特定矿物中的养分,它们的释放速率较慢,对植物的直接有效性较低,但能逐渐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式。

2. 按对植物的有效性分类:

速效养分:包括水溶态养分和交换态养分,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迟效养分:指那些需要经过微生物分解或其他化学转化过程才能被植物吸收的养分,如部分有机态养分。这类养分的释放速度较慢,但在长期肥力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

3. 按营养元素的量分类:

大量元素:植物需求量较大的元素,包括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硫(S)。

中量元素:植物需求量少于大量元素但仍然必不可少的元素,如钙、镁、硫。

微量元素:植物需求量极小的元素,包括铁(Fe)、硼(B)、钼(Mo)、锌(Zn)、锰(Mn)、铜(Cu)和氯(Cl)等。

4. 按来源分类: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学:土壤养分的分类有哪些

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提供养分,包括直接的有机态养分和通过矿化作用释放的无机态养分。

外界输入:如大气降水、灌溉水、以及人工施肥等。

土壤养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理解土壤肥力的构成,指导农业生产中的施肥策略,确保作物获得均衡的营养,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