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档是指在高考录取过程中,考生的电子档案被目标高校提取审查后,因为未能满足学校的录取条件,如成绩不够、专业志愿未达线、不服从调剂、身体条件不符或单科成绩不满足要求等,学校决定不录取该考生,并将档案退回至省级招生办公室的过程。这意味着考生在该批次的录取中未能成功获得席位。

退档有以下几个关键点理解:

档案提取与退回:考生达到某高校投档线,档案被调走,但在具体专业分配时因各种原因不被录取,档案被送回省招办。

投档比例影响:不同高校的投档比例不同,1:1是最安全,超过1:1意味着部分考生可能面临退档风险。

专业调剂的重要性: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因为即使首选专业未被录取,也可能被其他专业接收,避免退档。

后果:一旦退档,考生在该批次的录取机会结束,需等待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录取,对于本科批次而言,退档可能意味着只能参加专科批次的录取。

为了避免退档,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仔细研究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投档比例、专业要求、身体条件等,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并考虑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如果不幸退档,考生还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录取作为补救措施,或者考虑复读。

如何理解退档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