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划录取人数与调档比例:高校会设定一个计划录取人数,并确定一个调档比例,这个比例通常是1:1.05到1:1.2之间,意味着如果计划录取100人,可能会调取105到120份档案。
2. 高考成绩排序:考试结束后,教育考试院会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全省或全市的排序。
3. 模拟投档:在正式投档前,考试院会进行多次模拟投档,以确定各高校的实际调档线。这一步骤中,按照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向高校投递相应数量的考生档案。
4. 确定投档线:当模拟投档完成,高校会告知考试院能够接受的最低分数,即最后一名被投档考生的成绩,这便成为该高校的投档线。如果计划录取100人,第105名考生的成绩(假设采用1:1.05的比例)就是投档线。
5. 正式投档:在正式投档时,考试院会按照最终确定的投档线,将符合条件的考生档案投给高校。
6. 处理特殊情况:如果出现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或某些专业要求未满足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部分考生被退档,此时高校可能会录取排在后面且符合条件的考生,但这不影响投档线的设定。
7. 四舍五入规则:在计算具体投档数时,如果有小数点,通常会四舍五入到整数,确保调档人数为整数。
投档线并非固定不变,它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通过省考试院与高校之间的互动,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高校的招生计划动态形成的。
推荐文章
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推荐的在线资源
2024-12-12研究生专业选择与本科专业有何不同
2025-01-05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有何区别
2025-01-26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有哪些
2025-02-05学校的文化对专业学习的影响
2025-02-05高考补习班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2024-12-18如何利用网络课程提升自己
2025-02-27选择教育类专业需注意哪些事项
2025-02-16如何看待美术高考的竞争压力
2024-12-31马嘉祺高考-马嘉祺的高考分数
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