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科政策变化:

取消“或”关系:选考科目要求中,原先的“物理或化学”等选择模式被取消,转而采用“和”关系,意味着学生需要同时选考某些科目,如物理和化学,以满足更多专业的报考要求。

物化捆绑:单选物理或化学的专业减少,大量专业要求物理和化学同时选考,这对学生的科目选择策略有重大影响。

2. 艺术类专业分类调整:

艺术类专业类别从2023年的11类减少到2024年的7类,具体为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音乐类、舞蹈类、播音与主持类、表(导)演类、戏曲类。这要求艺术类考生在准备时要关注新的分类标准。

3. 外语听力考试安排:

虽然与2024年高考直接相关性不大,但自2025年起,外语听力考试将不再单独组织,而是回归到6月8日的全国统一考试中。2024年的考生仍将在1月8日进行外语听力考试。

4. 特殊类型招生政策调整:

健美操项目调整:健美操纳入体育类专业招生,考生需参加体育专业测试,包括基本素质测试和专项测试。

高水平运动队报考条件:2024年起,报考高水平运动队需具备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技术等级,并可能需要在特定比赛中取得前八名。

高水平艺术团政策: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通过高考招生环节选拔,改为从在校生中培养。

5. 省级统考类别调整:

艺术类省级统考类别简化,除戏曲类外,其他6个类别实行省级统考,这可能影响艺术类考生的备考方向和策略。

6. 数学试卷改革:

数学科目题型和分值结构发生变化,总题量减少,分值分布调整,解答题分值增加,这对考生的解题速度和深度有更高要求。

7. 专业报考策略:

物化绑定后,对于有物化选科的学生,竞争环境可能相对优化,但非物化选科的学生,尤其是文科生或单选物理、化学的考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录取难度。

8. 新增院校与专本贯通计划:

专科层面,新增院校和专本贯通培养计划的增加,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升入本科的途径,尤其是对于一段线附近的考生和纯文科考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山东高考志愿填报的政策有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要求2024届的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要更加关注选科对专业选择的影响,艺术类考生需适应新的专业分类,同时注意特殊类型招生的新要求,以及对数学等科目的新考试结构做好准备。对于专业选择和未来规划,考生应更加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适应性,确保志愿填报的合理性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