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分配原则:考生档案被成功投档到某高校后,高校将根据事先公布的录取规则(分数优先、志愿优先或分数级差)分配专业。如果考生的六个专业志愿均无法满足,才会考虑进行专业调剂。

2. 调剂范围:专业调剂仅限于同一院校代码下的专业中进行,不会跨院校代码或招生计划册上未列出的专业进行。例如,如果某高校有多个单列代码,调剂只会在考生所投档的那个代码下的专业间进行。

3. 是否一定会被调剂:服从专业调剂并不保证会被调剂,只有当考生所有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才可能被调剂到其他仍有空缺的专业。

4. 调剂考虑:学校在进行专业调剂时,会尽量考虑与考生原志愿相近的专业,但前提是有空额。对于高收费专业、特殊要求专业(如护理、中外合作项目),如果未单独列出或明确填报,通常不会被调剂进去,除非考生志愿中包含此类专业。

5. 调剂顺序:所有入档考生的专业分配和调剂是在一个批次内完成的,学校会先尝试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然后对需要调剂的考生按分数或其他规则进行排序,依次尝试调剂。

6. 不服从调剂的后果:如果考生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且所填报的六个专业均无法满足录取条件,将会面临退档风险。一旦退档,该批次的其他志愿将不再被考虑,考生需等待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录取。

平行志愿中如何处理专业调剂

7. 特别注意:不同省份和高校的录取规则可能有所不同,有的新高考省份实行“专业+院校”的志愿模式,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服从调剂选项,因为每个志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专业选择。

考生在决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应仔细考虑个人分数、专业偏好、以及对可能被调剂到的专业是否接受,同时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录取规则,以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