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是一种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它改变了以往“志愿优先”的规则,转而采用“分数优先”和“遵循志愿”的原则。在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在某个批次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这些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没有主次之分。具体来说,当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将A、B、C、D等不同的院校按照自己的偏好顺序填入,录取时,系统会先对所有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投档时,系统会根据排序,首先尝试将考生的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第一个志愿院校(A志愿),如果该院校的投档线未达到或者已经满额,系统会自动转向第二个志愿(B志愿),以此类推,直到成功投档或所有平行志愿都尝试完毕。一旦考生的档案被某所院校接收,就不会再考虑该考生的后续志愿,这被称为“一轮投档”。

平行志愿的特点可以总结为:

志愿并列:所有平行志愿的院校地位相同。

位次优先: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检索。

志愿填报的平行志愿是什么

遵循志愿: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检索和投档。

一轮投档:每位考生在每个批次只有一次被投档的机会。

与顺序志愿相比,平行志愿减少了因志愿顺序不当而导致的遗憾,增加了高分考生被心仪院校录取的机会,但也要求考生在填报时更加注意志愿的合理排序和梯度设置,以避免因志愿填报不当而滑档。考生在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也需谨慎,以避免被退档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