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行志愿:这是一种“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原则。考生在指定批次可以填报多个平行的院校,录取时按考生成绩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检索考生的志愿。每个考生的志愿院校之间有逻辑顺序,但录取时是按照分数来决定首先投档到哪个满足条件的院校。

2. 顺序志愿:这种模式下,考生在同一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通常分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录取时优先考虑考生的第一志愿,只有当第一志愿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且考生分数足够时,才会考虑第二志愿等后续志愿。顺序志愿更强调志愿顺序的重要性。

3. 院校专业组:这是部分高考改革省份采用的模式,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是“院校专业组”。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专业组,每个组内包含不同专业,考生先选择专业组,再在组内选择专业。这种模式要求考生关注专业组内的科目要求。

志愿填报的类型有哪些

4. 专业(类)+学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考生以专业为主导进行志愿填报,即直接填报具体专业加上愿意就读的学校,不存在专业调剂的问题。考生可以针对每个专业单独选择学校,增加了选择的灵活性和对专业的重视。

5. 老高考模式(院校模式):传统的志愿填报方式,考生先选择学校,然后在该校中选择专业。适用于尚未实行新高考制度的省份。

每种志愿填报模式都有其特点和填报技巧,考生需要根据所在省份的具体政策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