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心理:关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心理活动,包括他们的认知发展、学习动机、情感、自我调节能力、个体差异等。这些研究帮助理解学生如何接收、处理信息,以及如何在不同学习环境下表现。

2. 学习心理:深入探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如记忆、认知过程、知识的习得、理解和应用,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这包括学生如何记忆信息、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等。

3. 教学心理: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策略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4. 教师心理: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信念、教学风格以及教师与学生互动中的心理状态和决策过程。研究教师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就。

5. 教与学的交互模式:研究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包括学习、教学和评价/反思三个过程,以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这五种要素如何相互作用。

6. 影响因素:考察影响教与学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如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先前知识,以及教学环境、技术媒体的应用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7. 心理发展规律:探索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技能、道德规范,以及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心理规律。

8. 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关注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间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这些都对学习环境和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探索,还包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旨在发现并应用有效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