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空间管控:

江苏省将22.49%的陆域国土面积划为生态空间保护区域,涵盖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了60%以上的森林和50%以上的湿地,包括长江、太湖等重要水域。

实施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的分类管理,如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由省林业局与其他相关部门共同监管。

2. 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024年3月通过了《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自同年6月5日起施行,作为综合性法规,明确了环境污染防治的具体规定和各方责任。

3. 智慧监管系统:

引入智慧监管,如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综合服务系统,实现环境质量预警、环境容量预估、项目准入预判等功能,支持实时数据监测和自动预警,提升管理效率。

4. 重大项目环评管理:

对重大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辅助审查,确保项目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如苏通二通道工程需考虑生态空间管控,采取无害化穿越方式,优化设计减少环境影响。

5. 排污许可与执法监管:

推进排污许可清单式执法监管,强化“一证式”监管,利用非现场监管手段,提高执法效率。

系统已支持168个工业园区自动生成智能分析报告,发出预警,支持项目准入研判和排放总量控制。

6. 生态保护修复:

通过立法和政策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如《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中涉及生态保护修复的具体内容,促进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7. 多方责任明确:

新条例明确了、企业和公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责任,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8.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动态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现与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等的闭环管理,提升问题识别和决策支持能力。

这些措施体现了江苏省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法治化,旨在通过严格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构建美丽江苏。

江苏省的生态保护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