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录取体制:实行“院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录取体制,确保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2. 分类录取:高考录取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类。每类有不同的录取流程和规则。
3. 普通类录取:
分段录取:普通类考生分两段,按实考人数的60%和90%划定分段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单独划定。
提前录取与平行录取:
提前录取:采用传统志愿模式,适用于特定院校和专业。
平行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原则,依据考生总成绩排序进行投档。
4. 专业平行志愿:
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单位,每个志愿单位是具体学校的专业或专业类。
录取时,系统会根据考生的总成绩从高到低逐个检索志愿,并进行投档。
5. 录取顺序:
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并完成录取,如有剩余计划,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再参与后续志愿填报和录取。
6. 分数优先原则:
在平行录取中,所有考生按总成绩排队,成绩高的考生优先被检索志愿。
7. 特殊类型招生:
包括强基计划、军校等,有专门的控制线和录取流程。
8. 志愿填报流程:
包括登录指定网站、输入账号密码、阅读须知、查询招生计划、填报志愿、确认提交等步骤。
9. 注意事项:
考生需仔细阅读招生章程,了解专业要求和录取规则。
志愿填报应结合个人兴趣、成绩、专业前景等因素综合考虑。
确保志愿信息准确无误,并妥善保存相关确认信息。
这些规则确保了录取过程的透明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了解规则,做出合理的选择。
推荐文章
如何有效利用新高考政策的信息
2025-02-01学医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2024-11-05如何优化B段志愿
2025-02-20什么是自考和成考
2024-12-07如何评估一个大学的师资力量
2025-02-26理科生适合报哪些专业
2025-01-14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025-02-09如何选择高考志愿专业
2025-02-23高考志愿填报中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2024-10-27高考发展(高考的变化与发展)
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