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省控制分数线(省控线/批线)

这是录取控制分数线,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人数、高考成绩和招生计划等因素,按批次和科类分别划定。分为文史类、理工类等传统分类,以及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类、历史类等。在新高考“3+1+2”模式下,还有特招批次、本科批次、专科批次等;而在“3+3”模式下,主要分为特招批次、本科批次、专科批次,不再细分文理。

2. 模拟投档线

在正式投档前,考试院按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形成的分数线。用于高校调整计划和考生了解可能的录取趋势,但不等于最终的投档线。

3. 投档分数线(投档线/调档线)

指的是在对院校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最低投档分数标准,每个志愿单元(如院校、专业组)都有一个投档线。

4. 实录线

实际录取时,高校从投档的考生中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最后一名被录取考生的分数即为该院校的实录线,通常高于或等于投档线。

5. 专业线

指的是某些专业在录取时,由于报考热度不同,可能设定的比院校投档线更高的分数线。

6. 军检线

适用于军事院校,是体检和录取的最低标准线。

7. 资格线

考生必须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才有资格被某些特定类型的院校或专业录取。

8. 录取线差

是指院校某年最低录取分数与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之间的差值,用于分析录取趋势。

高考分数线的分类有哪些

这些分数线在高考录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帮生和家长理解录取流程,合理填报志愿。值得注意的是,上了投档线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因为还有专业录取、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