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额培训费用的承诺“包过”:
一些培训机构会举办单招考前培训班,收取高额费用,并承诺保证通过考试。但“包过”往往是骗人的承诺,考生和家长应保持警惕。
2. 贩卖单招考试真题:
网络上可能会有人声称出售单招考试的真题,这通常是虚假的。单招考试的试题严格保密,不会对外泄露或销售。
3. 虚假招生院校和合作办学单位:
不法分子编造虚假的招生信息,冒充正规院校或与之有合作关系,诱骗学生报名并缴纳费用。
4. 内部指标和点招骗局:
骗子声称有“内部指标”、“点招指标”或“计划外指标”,可以通过交钱获得低分高录的机会,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5. 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要求预先支付学费或其他费用。真正的录取通知书应与教育部门或学校官网信息一致。
6. 营利性志愿填报咨询:
社会咨询机构或个人可能冒充官方或高校名义提供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甚至误导考生,使他们失去正常录取机会。
7. 包进学校诈骗:
声称在某学校有关系,可以交钱保证录取,甚至指定专业,这种通常通过伪造文件或冒充校方人员进行。
8. 唯一志愿诈骗:
骗取信任,让考生将某个学校或专业作为唯一志愿,承诺保证录取,但实际上是为了增加录取率或误导考生。
9. 虚假官方群和信息:
通过建立虚假的学校官方群,发布误导信息或利用红包、二维码等手段进行诈骗。
10. 不明院校的单独招生:
宣称可以单独招生,绕过正规的志愿填报系统,这类院校往往不被教育部认可,学历无效。
面对这些骗局,考生和家长应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不轻信非官方承诺,谨慎处理涉及金钱的交易,并核实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在单招或高考志愿填报时,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循正规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推荐文章
地理信息科学的就业领域有哪些
2024-11-19语文专业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2025-02-19机械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如何
2025-01-27如何了解新兴专业的前景
2024-11-28如何解读就业率和升学率
2025-02-18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技巧
2025-01-26如何有效利用高考后的时间
2025-01-30调剂后的学费问题需注意什么
2024-11-24如何应对分数线调整
2024-11-26如何看待跨专业就业的现象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