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专项计划是一系列旨在促进教育公平、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提供更多进入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招生政策。这些计划主要分为三大类: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

面向群体:来自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新疆和南疆地区的考生。

实施高校:主要是省属重点高校,包括部分985和211工程院校。

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专项计划是什么

报名条件:考生需有连续3年以上户籍在该地区,父母或监护人同户籍,且在县高中连续三年就读。

流程:通过户籍所在地教育考试院申请并审核,可在高考提前批次填报。

地方专项计划

目的:为本省农村考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招生范围:限于省内的农村考生。

实施高校:通常是省内的重点大学。

报名条件:相对宽松,主要是本省户籍。

志愿填报:与本科一批次同时进行。

高校专项计划

面向群体:来自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成绩优秀的农村学生。

实施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主,共95所,包括双一流大学。

报名条件:与国家专项相似,需符合户籍、学籍要求。

报名时间:每年4月开始,通过阳光高考平台完成申请。

录取:采用顺序志愿,需高考成绩,录取在本科一批前完成,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批次线,但实际录取可能有显著降分。

这三大专项计划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了额外的升学途径,帮助他们克服教育资源不平等的障碍,实现高等教育的梦想。家长和考生应仔细研究各计划的详细要求和流程,确保符合条件并充分利用这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