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专项计划,是一系列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招生政策。专项计划主要分为三大类: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1. 国家专项计划:面向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新疆和南疆等地区的考生。它允许这些地区的考生有机会进入省属重点高校,包括985和211工程院校。报名条件包括考生及家长的户籍要求、考生在县高中连续三年的学习和实际就读经历。考生需通过特定流程在提前批次进行报名和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中,什么是专项计划

2. 地方专项计划:旨在为本省农村考生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主要由省内的重点高校实施。报名条件相对宽松,通常只要求本省户口,与本科一批次志愿填报同步进行。

3. 高校专项计划:针对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成绩优秀的农村学生,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实施。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需通过阳光高考网申请。该计划要求考生及其家庭的户籍地在农村,并满足连续学籍和就读的要求。录取时采用顺序志愿,未被第一志愿录取可能影响后续机会。

这三大专项计划独立于常规的高考志愿,如果考生未被专项计划录取,不会影响其在本科批次的正常录取,相当于多了一次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这些计划的实施,旨在减少城乡教育差距,让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