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志愿填报时间窗口:

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会有一个指定的时间段来填报志愿。这个时间段内,考生可以多次登录系统修改志愿,直到截止时间。

2. 模拟投档(部分省份):

一些省份在正式投档前会进行模拟投档,以帮助高校预估生源情况并调整招生计划,同时让考试院调整投档比例。

3. 正式投档:

投档是根据考生的志愿顺序和高考分数,将考生的档案电子化发送到相应高校的过程。

4. 录取与退档:

高校根据其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对收到的档案进行审核,决定录取或退档。

被退档的考生可能是因为分数不够、专业受限、身体条件不符等原因。

高考志愿填报后的调整流程是什么

5. 征集志愿(补录):

第一轮录取结束后,对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会公布剩余计划,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参与征集志愿的填报。

征集志愿通常有多个轮次,直到所有计划完成。

6. 调整志愿的机会:

在正式投档前,考生有机会修改志愿。一旦正式投档开始,除非通过征集志愿,否则一般不能更改。

征集志愿阶段为考生提供了再次选择的机会,需密切关注考试院发布的征集志愿信息。

7. 确认录取状态:

考生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或招生院校官网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确认是否被录取。

8. 录取通知书:

被录取的考生会收到录取通知书,标志着整个志愿填报和录取流程的结束。

请注意,不同省份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时间安排可能有所不同,考生应关注本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通知,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