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期间确实存在诈骗风险,这些诈骗行为主要利用考生和家长对招生录取流程的不熟悉以及对获取更好教育机会的渴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考志愿填报诈骗手法及其防范措施:
1. 修改成绩诈骗:
诈骗方式:不法分子声称能通过内部渠道修改高考成绩,要求支付费用或提供个人信息。
防范:高考成绩一经公布,由官方渠道发布,不可更改。查分应通过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方式,避免点击不明链接。
2. 提前录取诈骗:
诈骗方式:冒充高校或招生办,称有提前录取名额,需提前缴费。
防范:提前批次录取遵循严格程序,不存在私下交易。考生应通过官方平台查询录取状态。
3. 内部指标或预留名额诈骗:
诈骗方式:谎称有军校或重点大学的内部招生指标,需交保证金。
防范:正规招生没有内部指标,军校招生尤其严格,所有信息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4. 艺术类招生诈骗:
诈骗方式:利用艺术类招生复杂性,承诺能“搞定”录取,索要费用。
防范:艺术类招生有明确分数线和程序,录取信息应通过教育考试院查询。
5. 混淆高等教育形式:
诈骗方式:故意将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混淆,误导考生缴费。
防范:清楚了解不同教育形式的区别,只通过官方渠道报名。
6. 大数据填报服务诈骗:
诈骗方式:声称拥有内部数据和算法,能精准填报志愿,收取高额费用。
防范:高考志愿填报数据公开,无秘密可言。考生应依靠官方信息和自我分析。
7. “野鸡大学”诈骗:
诈骗方式:虚假大学以低门槛录取为诱饵,骗取学费。
防范:确认学校是否在教育部公布的正规高校名单内。
8. 志愿篡改风险:
诈骗方式:通过获取考生个人信息,篡改志愿。
防范: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号、考生号及志愿填报密码,不泄露给他人。
面对这些诈骗手段,考生和家长应提高警惕,只信任官方发布的招生信息,通过正规渠道咨询和填报志愿。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教育考试机构或警方求助。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考试院通常会提供官方咨询和防骗指南,考生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避免上当受骗。
推荐文章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是什么
2024-12-18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2024-12-31专升本的学习方式与全日制本科有什么不同
2025-01-11乐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024-12-19调剂生与普通生的区别是什么
2024-12-22高考志愿中热门专业的选择风险是什么
2025-02-21会计专业的学习重点有哪些
2025-01-20学校排名与专业质量的关系是什么
2024-12-13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特殊类型招生是指什么
2024-11-12高考志愿填报是否需要咨询专业人士
202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