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基与无菌操作

1. 培养基类型
植物组织培养:使用固体培养基(含琼脂),主要成分包括蔗糖、无机盐、维生素、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动物细胞培养:采用液体培养基(如RPMI 1640、DMEM),需添加动物血清(如胎牛血清)提供生长因子、激素等。2. 无菌操作
共同点:两者均需严格的无菌环境,包括培养基灭菌(高压蒸汽或过滤)、操作台消毒(紫外灯照射、酒精擦拭)等。差异:植物外植体需表面消毒(如次氯酸钠、乙醇),而动物组织需胰蛋白酶消化分散为单细胞,并添加抗生素防止污染。二、外植体处理与初始培养
1.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植物:常用茎尖、叶片、胚等,需剪碎后通过酶解(如纤维素酶)或机械法分离细胞。动物:多采用胚胎组织、幼龄器官(如肝、肾),经胰蛋白酶消化为单细胞悬液。2. 初始培养阶段
植物: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通过激素调控诱导再分化(根、芽)。动物:细胞贴壁生长(贴壁依赖性细胞)或悬浮增殖(非贴壁细胞),原代培养后需传代以避免接触抑制。三、增殖与分化调控
1. 增殖方式
植物:通过继代培养扩大愈伤组织或丛生芽规模,依赖激素比例(如高细胞分裂素诱导芽分化)。动物:通过传代培养(分瓶接种)维持细胞增殖,需定期更换培养基并控制细胞密度。2. 分化特点
植物:具有全能性,可形成完整植株;特定激素组合(如高生长素诱导生根)完成器官再生。动物:仅保持有限增殖能力,通常不分化(如成纤维细胞),特殊条件下可诱导部分功能分化。四、环境条件控制
1. 温度与气体
植物:25-28℃,需CO₂调节培养基pH(通常5.0-6.0),部分阶段需光照(如12h光/暗周期)。动物:36.5-37.5℃,需5% CO₂维持pH(7.2-7.4),无需光照。2. 特殊需求
植物:光照促进光合作用和形态建成,活性炭可减少褐变。动物:依赖血清提供未知生长因子,部分细胞需特定贴壁基质(如胶原蛋白)。五、终产物与应用
1. 培养结果
植物:再生完整植株,或生产次生代谢物(如紫草素)。动物:获得细胞株(有限传代)或细胞系(无限增殖),用于疫苗生产、药物筛选等。2. 关键应用差异
植物:快速繁殖、脱毒苗培育、人工种子。动物:生物制药(如单克隆抗体)、组织工程、疾病模型研究。总结
| 对比维度 | 植物组织培养 | 动物细胞培养 |
|--|-|-|
| 培养基类型 | 固体,含植物激素 | 液体,需动物血清 |
| 外植体处理 | 表面消毒+机械/酶解分离 | 胰蛋白酶消化为单细胞 |
| 核心阶段 | 脱分化→再分化(器官形成) | 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增殖为主) |
| 环境调控重点 | 光照、激素配比 | 温度、CO₂浓度、血清补充 |
| 终产物 | 植株或代谢产物 | 细胞群或分泌产物(如蛋白质) |
通过上述对比可见,植物培养更注重细胞全能性表达与形态重建,而动物培养聚焦于细胞增殖与功能维持,两者的技术路径因生物学特性差异而显著不同。
推荐文章
医学类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5-01-03海南高考各市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如何
2024-11-26普通高考的复读生应注意什么
2024-11-27了解音乐史对高考有帮助吗
2025-01-132016年高考成绩如何与往年相比
2025-02-09对口高考的模拟考试有必要吗
2024-12-27研究生阶段专业选择的建议
2024-11-09高考志愿填报中,怎么选择师范类专业
2024-12-06辽宁省有哪些热门专业推荐
2025-01-01湖滨中学的补习班效果如何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