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围绕核心主题,多角度积累素材
在高考作文中,“言之有物”的关键在于素材的丰富性和针对性。需围绕题目核心,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四个维度拓展思路,并结合不同领域的素材积累:
1. 人物素材:选择具有多维精神价值的典型人物,如:
家国情怀:张桂梅创办免费女高,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樊锦诗扎根敦煌,守护文化遗产。科技创新:王小云破解密码算法,展现科研理性之美;杨元喜推动北斗导航系统,打破技术封锁。平凡与伟大:快递小哥汪勇疫情期间义务接送医护,诠释“凡人微光”。2. 历史与现实结合:例如引用齐桓公重用管仲的典故,联系当代科学抗疫中专家团队的作用,体现“知人善任”的古今贯通。
3. 社会热点:如“双碳”目标、乡村振兴等,用数据或政策增强说服力(如“中国天眼”助力宇宙探索)。
积累技巧:
关注课本资源(如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人物和名言)。用“比”的思维关联素材:如将贝多芬的坚持与当代青年奋斗精神类比。第二步:分类整理,构建素材库
素材需系统化整理,避免零散无效。建议按以下方式分类:
1. 按主题分类:
精神品质类(坚韧、奉献、创新):如钟南山逆行抗疫、黄文秀驻村扶贫。社会发展类(科技、生态、文化):如袁隆平杂交水稻、塞罕坝造林奇迹。哲理思辨类(个体与集体、传统与现代):如李政道对科学探索的思考。2. 按形式分类:
名言金句:如“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向外探索,而在于向内探求”(史铁生)。数据案例:如中国高铁里程突破4万公里,体现“中国速度”。3. 按适用题型:区分适用于“青年担当”“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高频考点的素材。
工具推荐:
使用电子笔记(如Notion、印象笔记)分主题整理,标注适用场景。制作“一材多用”表:例如张桂梅的事例可用于“教育”“坚持”“女性力量”等多个主题。第三步:灵活剪裁,精准运用
素材需根据论点剪裁,避免堆砌。具体方法:
1. 剪裁核心片段:
突出细节:如写“逆境中的坚持”,可聚焦任士民苦练墙体字27年,从“手冻僵仍握笔”的细节切入。提炼精神内核:如黄大发凿渠引水,强调“愚公精神”与当代工匠精神的关联。2. 多角度论证:
正反对比:如用杜富国“让我来”的担当对比“躺平”现象,增强思辨性。递进升华:从个人(刘传健机长)到国家(航天团队),展现“责任”的层次。3. 语言润色:
嵌入金句:如“筚路蓝缕,跨越不止”呼应时代主题。运用修辞:如排比句“微笑吧,跌倒时它给人阳光,迷茫时它给勇气”增强感染力。考场技巧:

开篇用“嵌玉式”引入名言,如“路漫漫其修远兮”点明主题。结尾升华:联系自身,如“与家国同行,跨越再跨越”。避免“假大空”的三大原则
1. 真诚思考:素材需服务于观点,而非堆砌辞藻(如避免滥用“司马迁”“爱迪生”等陈旧案例)。
2. 逻辑清晰:用“引—议—联—结”结构,确保论点与论据紧密衔接。
3. 以小见大:从具体案例(如郭志红默画铁路图)折射时代精神,避免空谈。
通过以上三步,考生可构建个性化的素材体系,让作文既有“骨”(思想深度)又有“肉”(丰富内容),真正实现“言之有物”。
推荐文章
什么是双学位专业的优势
2025-01-27高考志愿填报如何成为职业规划的起点
2025-03-21如何在假期中探索新领域
2024-12-20专业方向选择中的风险评估
2024-12-04专科志愿中,哪些专业更容易就业
2025-02-08如何分析服从调剂的风险与收益
2024-10-30镇江大学的网络工程专业前景怎样
2025-03-02填报志愿时,如何避免盲目跟风
2024-10-25如何处理高考作文中的反对意见
2024-10-24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跨学科特征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