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新高考政策,各省份各批次的志愿填报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与填报模式(如“院校+专业组”或“专业(类)+院校”)相关。以下是各省份普通类本科批和专科批的志愿数量上限及政策要点

一、填报模式与志愿数量关系

1. “院校+专业组”模式

  • 每个志愿对应一个院校的专业组,组内可填报多个专业,通常包含“服从调剂”选项。
  • 典型省份:北京(30个)、上海(24个)、江苏(40个)、广东(45个)、四川(45个)、河南(48个)等。
  • 特点:志愿数量相对较少,但需关注专业组内专业设置和调剂风险。
  • 2. “专业(类)+院校”模式

  • 每个志愿对应一个专业和一个院校,不设调剂选项,考生需精准匹配。
  • 典型省份:河北(96个)、山东(96个)、重庆(96个)、辽宁(本科批112个)、浙江(80个)等。
  • 特点:志愿数量多,灵活性高,但需更多筛选工作。
  • 二、各省份各批次志愿数量上限

    以下为部分省份普通类本科批和专科批的志愿数量汇总(按填报模式分类):

    “院校+专业组”模式

    | 省份 | 本科批 | 专科批 | 备注 |

    |-|||-|

    | 北京 | 30个 | 30个 | 含调剂选项 |

    | 上海 | 24个 | 24个 | 含调剂选项 |

    高考志愿填报中每批次最多能选择多少所学校

    | 江苏 | 40个 | 40个 | 每组6个专业 |

    | 广东 | 45个 | 45个 | 每组6个专业 |

    | 湖北 | 45个 | 20个 | 专科批数量较少 |

    | 四川 | 45个 | 45个 | 首次新高考省份 |

    | 河南 | 48个 | 48个 | 本科批含专项计划 |

    “专业(类)+院校”模式

    | 省份 | 本科批 | 专科批 | 备注 |

    |-|||-|

    | 河北 | 96个 | 96个 | 不设调剂 |

    | 山东 | 96个 | 96个 | 覆盖所有批次 |

    | 辽宁 | 112个 | 60个 | 数量最多 |

    | 重庆 | 96个 | 96个 | 含本科和高职 |

    | 浙江 | 80个 | 80个 | 分一段、二段 |

    其他省份

    | 省份 | 本科批 | 专科批 | 备注 |

    |-|||-|

    | 天津 | 50个 | 25个 | 本科分A、B段 |

    | 海南 | 30个 | 30个 | 含调剂选项 |

    | 新疆 | 一本9个
    二本18个 | 9个 | 传统批次划分 |

    | 青海 | 96个 | 96个 | 首次新高考省份 |

    三、特殊批次与注意事项

    1. 提前批:通常志愿数量较少(如河北提前批1个或20个),且多为顺序志愿,需优先填报目标院校。

    2. 艺术类/体育类:部分省份单独设置志愿数量(如河北艺术本科批70个,体育类96个)。

    3. 调剂风险:在“院校+专业组”模式下,服从调剂可降低退档风险;而“专业+院校”模式无需调剂,但需精准填报。

    4. 梯度策略:建议按“冲稳保”分配志愿,如四川建议冲10%-20%、稳40%-50%、保30%-40%。

    四、总结

  • 高数量省份:辽宁(本科112个)、河北/山东/重庆/贵州(96个)。
  • 中等数量省份:四川/河南/湖北(45-48个)、浙江(80个)。
  • 低数量省份:北京/上海/海南(24-30个)、新疆(9-18个)。
  • 考生需结合本省政策、选科要求和个人成绩位次,合理规划志愿梯度。更多省份详细数据可参考各省教育考试院官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