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需警惕被取消资格认证或面临撤销风险的专业,以下结合最新政策和趋势提供避坑指南:

一、关注教育部及高校官方动态

1. 查阅撤销专业名单

近年来,高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进行大规模调整。例如,四川大学2024年拟撤销31个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生物技术等专业连续多年被多所高校撤销。考生可通过教育部官网或高校公告查询近年撤销专业清单,避免选择已明确被淘汰的专业。

2. 参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部分专业因职业资格认证取消而失去竞争力,如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已由人社部取消,转而由第三方机构颁发证书。考生需关注目标专业是否仍属于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范围。

二、分析专业发展趋势与就业前景

1. 避开传统冷门及过剩专业

近年来,工学和管理学门类专业撤销比例最高,如土木工程、机械制造等传统工科逐渐被“智能+”专业(如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取代。考生应优先选择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2. 警惕“换汤不换药”的新增专业

部分高校为迎合趋势,将传统专业包装为新兴专业(如“智能建造”实为土木工程升级版),需仔细对比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避免被名称误导。

三、核实学校资质与专业认证

1. 甄别“野鸡大学”与虚假专业

教育部持续打击违规办学,考生需通过“阳光高考网”查询学校及专业是否备案,避免误入392所被曝光的虚假大学。例如,民办院校需有正规招生资质,其证书需经国家认证。

2. 关注专业认证与行业认可度

例如,建筑学专业需通过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认证,否则无法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考生可查询目标专业是否通过行业权威认证。

四、灵活调整策略,科学填报志愿

1. 利用政策工具辅助决策

参考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专业排名及就业率数据,结合《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新工科”“新医科”等方向。例如,四川大学新增的“智慧渔业”专业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2. 规避填报误区

  • 避免只看校名:部分公办院校名称类似民办(如东华大学),部分专业名称易混淆(如生物医学工程属工学而非医学)。
  • 重视招生章程:部分专业对单科成绩、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如航空类对视力、身高限制)。
  • 五、主动获取最新信息

    1. 参加招生咨询会

    直接向高校招生办咨询专业最新动态,了解培养方案、实习资源及就业去向。

    2. 关注省级教育考试院通知

    如2025年多地取消“一二本”划分,需更关注专业本身质量而非批次标签。

    高考生如何避免选择被取消资格认证的大学专业

    考生需综合政策导向、行业趋势、学校资质及个人兴趣,避免选择已撤销或面临淘汰风险的专业。建议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战略(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通过权威认证且就业率稳定的专业,并动态关注教育部的专业调整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