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高考生物实验中常见染色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的总结,结合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帮生系统掌握关键知识点:
一、按检测物质分类的染色剂
1. 还原糖检测
染色剂: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原理: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与试剂在特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u₂O)。使用方法:斐林试剂:甲液(0.1g/mL NaOH)与乙液(0.05g/mL CuSO₄)等量混合,需水浴加热(50-65℃),生成砖红色沉淀。现用现配,适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班氏试剂:可直接用于尿糖检测,沸水浴后显砖红色,可长期保存。应用:糖尿病检测、不同生物组织含糖量测定。2. 脂肪检测
染色剂:苏丹Ⅲ、苏丹Ⅳ原理:苏丹Ⅲ与脂肪结合显橘红色,苏丹Ⅳ显红色。使用方法:1. 切片法:组织切片→苏丹染色→酒精洗去浮色→显微镜观察。
2. 匀浆法:直接染色后观察颜色变化。
注意:需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脂肪颗粒,酒精用于去除多余染料。3. 蛋白质检测
染色剂:双缩脲试剂原理: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²⁺结合显紫色。使用方法:1. 先加A液(0.1g/mL NaOH)2mL,摇匀;
2. 再加B液(0.01g/mL CuSO₄)3-4滴,摇匀。
注意:无需加热,若混合后加入或顺序颠倒会导致颜色被蓝色掩盖。4. 淀粉检测
染色剂:碘液原理: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应用:验证光合作用产物(需酒精脱色处理)。二、核酸相关染色剂
1. DNA与RNA分布
染色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试剂原理:甲基绿使DNA显绿色,吡罗红使RNA显红色。使用方法:1. 细胞固定→盐酸处理(增强膜通透性)→混合染色剂染色→显微镜观察。
注意:需混合使用,单独染色无法区分。2. DNA鉴定
染色剂:二苯胺原理:DNA在沸水浴条件下与二苯胺反应显蓝色。应用: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三、细胞结构染色
1. 线粒体
染色剂:健那绿(Janus Green B)原理:活体染色剂,使线粒体呈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注意:需使用活细胞,染色后直接观察,无需杀死细胞。2. 染色体/染色质
染色剂: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苯酚品红原理:碱性染料与带负电的DNA结合,使染色体显色(紫色或红色)。应用:观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3. 细胞死活鉴别
染色剂:台盼蓝原理:死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被台盼蓝染成蓝色;活细胞不染色。应用:显微计数时排除死细胞干扰。四、代谢产物检测
1. 酒精
试剂:酸性重铬酸钾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为灰绿色。应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检测、酒驾筛查。2. CO₂
试剂:溴麝香草酚蓝(BTB)或澄清石灰水原理:CO₂使BTB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石灰水变浑浊。应用:比较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五、注意事项与易错点
1. 试剂特性:

斐林试剂与班氏试剂均需加热,但斐林需现配现用,班氏可长期保存。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成分相似,但浓度不同,不可混用。2. 操作顺序:
双缩脲试剂需先加A液(NaOH)再加B液(CuSO₄),否则显色不明显。甲基绿-吡罗红需混合后使用,单独染色无效。3. 干扰因素:
斐林试剂本身为蓝色,需通过颜色变化判断结果。苏丹染色后需用酒精洗去浮色,避免染料残留干扰观察。六、实验设计原则
单一变量: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仅温度不同。对照实验:如萨克斯实验中遮光与曝光叶片形成自身对照。通过系统掌握上述染色剂的使用方法及原理,结合实验设计原则,可有效应对高考生物实验题中的综合分析类问题。
推荐文章
高考报名家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5-03-25选择双学位的优势与劣势
2025-02-06提前批与普通批有什么区别
2025-01-11北京师范大学的热门专业有哪些
2025-01-09高考志愿填报中需关注的政策变化
2025-02-18三亚市理科生适合报考哪些专业
2024-12-24复读生如何利用校友网络争取调剂名额
2025-03-29设计学专业的未来趋势如何
2024-10-29高考后如何查询级差信息
2024-10-28选择新兴专业时如何评估院校的学科实力?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