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中,叙事时间顺序的考查是高频考点,主要围绕叙述顺序的类型、作用及效果展开。以下从常见题型、答题思路、例题解析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常见题型及考查方向
1. 分析叙述顺序的作用
2. 识别并比较叙述方式
3. 探究叙述顺序对情节或主题的影响
二、答题思路与技巧
(一)叙述顺序的类型及作用
| 类型 | 概念与作用 | 典型例题分析 |
|-|-||
| 顺叙 | 按时间或空间顺序叙事,使情节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作用:符合逻辑,增强真实感。 | 如《百合花》按时间顺序展开,便于读者理解情节发展。 |
| 倒叙 | 先写结局或关键片段,再回溯过程。
作用:设置悬念,增强吸引力,突出主题。 | 《祝福》开篇写祥林嫂之死,再倒叙其经历,强化悲剧性。 |
| 插叙 | 插入与主线相关的内容,补充背景或人物心理。
作用:丰富情节,深化人物形象,铺垫后文。 | 《故乡》插入少年闰土的故事,对比成年后的麻木,突显社会压迫。 |
| 补叙 | 补充关键细节,解释前文悬念。
作用:完善情节逻辑,增强艺术感染力。 | 《智取生辰纲》结尾补叙吴用下药过程,解开谜团。 |
| 平叙 | 平行叙述多线事件(“花开两枝,各表一朵”)。
作用:拓展叙事广度,增强节奏感。 | 《赵一曼女士》交替叙述赵一曼被捕与抗争,展现多面形象。 |
(二)答题模板
1. 分析某叙述顺序的作用:
示例:
> “倒叙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探究事件原委,同时突出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如《祝福》)。”
2. 比较不同叙述顺序的效果:
示例:
> “插叙闰土童年故事突出其性格变化,补叙《项链》假项链真相强化讽刺主题。”
三、例题解析(以高考真题为例)
例题1:《水底的微光》(节选)
问题: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 插叙与补叙结合:插入主人公读书、讨薪等回忆,解释其轻生原因,使情节完整。
2. 现实与回忆交织:泳池濒死体验与过往经历交替呈现,深化人物心理与主题。
3. 时空集中:场景集中于泳池,时间跨度短,情节紧凑。
例题2:《吉祥如意》
问题:分析小说叙述视角的特点。
参考答案:
四、易错点与复习建议
1. 易混淆概念:
2. 答题空洞:避免仅答“设置悬念”,需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如“倒叙开篇引发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追问”)。
3. 复习策略:
通过系统梳理叙述顺序的类型与功能,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考生可有效提升此类题型的得分率。
推荐文章
机械工程有哪些主要课程
2024-12-22航空航天工程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2024-12-17不同类型大学的专业优势如何
2024-12-10新高考赋分制度下原始分与等级分对比方法
2025-03-30高校撤销外语类专业对高考生志愿填报有哪些启示
2025-03-23高考生如何通过职业测评平衡兴趣与就业选择
2025-03-28如何借助职业规划师的建议
2024-12-01薄弱学科快速提分的核心策略
2025-03-25美术专业需要哪些基础知识
2025-01-23高考志愿填报时应避免的误区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