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计划志愿填报的条件因计划类型(国家、地方、高校专项)和实施省份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为综合各政策文件的核心条件整理:

一、基本共同条件

1. 高考报名资格

考生必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且已通过高考报名资格审核。

2. 诚信要求

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或退学的考生,取消报考资格。

二、国家专项计划

1. 户籍与学籍要求

  • 户籍:考生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国家划定的脱贫县、原集中连片特困县等)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母亲/法定监护人同样具有当地户籍。
  • 学籍:考生需在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 2. 实施区域

    各省划定的原贫困县(如河南省38个县、安徽省20个县等),部分省份允许城镇和农村户籍考生报考。

    3. 成绩要求

    高考成绩需达到本省本科一批分数线(部分省份可降分录取,如安徽省要求本科线下20分以内)。

    三、高校专项计划

    1. 户籍与学籍要求

  • 户籍:考生及父母/法定监护人户籍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且本人连续3年以上农村户籍。
  • 学籍:考生需在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 2. 实施区域

    主要为边远、脱贫、民族等地区的县级以下农村区域(如河南省53个县、安徽省35个县等)。

    3. 成绩与申报要求

  • 需在4月25日前通过阳光高考平台报名,并提交材料审核。
  • 高考成绩原则上不低于招生院校普通类专业的批次线,不降分录取。
  • 四、地方专项计划

    1. 户籍要求

    考生本人及父母/法定监护人户籍在本省农村,且本人具有农村户籍。

    2. 学籍与区域

  • 部分省份不划定具体区域(如河南省),仅要求农村户籍;部分省份限定县(市、区)实施。
  • 考生需在本省高中就读并实际学习。
  • 3. 成绩要求

    高考成绩达到本省本科一批分数线(部分省份如安徽省可降20分录取)。

    五、资格审核与志愿填报流程

    1. 资格审核

  • 国家/地方专项:在高考报名时通过省级招生平台申报,逐级审核并公示。
  • 高校专项:需在阳光高考平台单独报名,通过高校审核后公示。
  • 2. 志愿填报

  • 国家专项:单独批次(本科一批前),可填报平行志愿(如安徽省可填20个院校)。
  • 地方专项:单独批次(本科一批后),执行本科一批线。
  • 高校专项:部分省份在提前批或特殊类型批次填报,需单独填报志愿。
  • 六、特殊注意事项

    专项计划志愿填报需满足哪些条件

  • 可兼报:若同时符合多个专项计划条件,可同时申报并填报志愿,录取批次不同互不影响。
  • 材料真实性:需提供户籍、学籍等证明材料,虚假信息将取消资格。
  • 志愿梯度:建议采用“冲稳保”策略,合理设置志愿顺序。
  • 建议:考生需结合本省最新政策(如河南省、安徽省等具体细则),及时关注教育考试院通知,确保材料完整、流程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