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官方认证渠道查询

  • 认准官方入口:使用微信内置的官方服务入口,如:
  • “搜一搜”功能:直接搜索“高考”或“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进入教育部门指定的高考服务专区。
  • 城市服务:通过“我-服务-城市服务-教育”路径进入官方查分页面。
  • 各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公众号(如“XX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避免通过非认证的第三方链接或公众号操作。
  • 警惕虚假链接:不点击短信、群聊或陌生账号发来的查分链接,这类链接可能植入木马病毒或窃取个人信息。
  • 2. 保护个人信息

  • 不泄露关键信息
  • 查询时仅输入必要的考生号、身份证号,避免填写银行卡、密码等无关信息。
  • 查询后不晒成绩单、查询页面或录取通知书,防止考生号、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被窃取或篡改。
  • 避免使用公共网络:在公共Wi-Fi环境下查询可能增加数据泄露风险,建议使用移动数据或家庭网络。
  • 3. 验证信息来源与真实性

  • 确认平台认证标识:在微信中,官方小程序或公众号通常带有“”“事业单位”认证标签,可通过“账号主体”信息核实。
  • 核对成绩与录取信息
  • 若对成绩有疑问,直接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申请复核,而非通过非官方渠道。
  • 录取结果需通过官网或高校指定渠道二次确认,防止伪造录取通知书的诈骗。
  • 4. 防范常见诈骗手段

    使用微信查询高考成绩时如何确保安全性

  • 警惕“提前查分”“内部指标”话术:所有声称“付费可提前查分”“有特殊渠道补录”的均为诈骗,高考成绩和录取流程严格通过系统操作,不存在人为干预。
  • 不轻信“教育补贴”电话:任何以发放助学金、补贴为由索要验证码或转账的行为均属诈骗,需直接联系学校或教育局核实。
  • 5. 使用安全工具与技术保障

  • 启用手机安全防护:安装正规杀毒软件,拦截钓鱼网站和恶意程序。
  • 利用加密技术:官方平台如“智慧查分”等通常采用AES加密和SSL/TLS协议,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 绑定动态验证:部分省份要求绑定手机动态密码,可进一步防止账号被盗。
  • 总结建议

  • 官方渠道优先:始终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官方小程序或APP查询,避免使用第三方工具。
  • 信息最小化原则:仅在必要页面填写必要信息,查询后及时退出账号。
  • 及时举报可疑行为:遇到诈骗或信息泄露,立即向公安机关和考试院反馈。
  • 通过以上措施,可最大程度保障高考成绩查询的安全性,避免落入诈骗陷阱。更多防诈指南可参考教育部及警方发布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