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题思路
1. 确定炼字对象
2. 分析角度
3. 关联全诗
二、答题规范
通用模板:
1. 释字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注意活用或特殊用法。
2. 扣文本:将字放回原句,描述其描绘的景象或情境。
3. 谈效果:从手法、意境、情感、结构等角度分析其作用。
分点示例(以动词为例):
> 例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斗”“攒”的赏析(岑参《早上五盘岭》)
> 答案:
> ①“斗”字本义为争斗,以拟人手法写出两岸崖石如猛兽对峙的陡峭峥嵘之势;
> ②“攒”意为攒聚,生动刻画出群峰相连、密集重叠的形态;
> ③两字共同渲染了蜀道奇险壮阔的意境,暗含诗人对自然之力的惊叹。
三、不同词类的答题要点
1. 动词:
2. 形容词:
3. 叠词/拟声词:
4. 虚词/副词:
四、特殊题型处理
1. 比较型(如“某字能否替换为另一字?”):
①否定替换,强调原字更贴切;
②对比两字在含义、手法、意境上的差异(如“一枝开”比“数枝开”更符合“早梅”主题)。
2. 诗眼型:
①找出全诗核心字词;
②分联分析如何围绕该字展开内容(如《秋杪江亭有作》围绕“寂寞”写景抒情)。
五、易错点提醒
1. 脱离文本:避免单纯解释字义,需结合诗句具体内容。
2. 忽略手法:如未点明拟人、比喻等手法,可能失分。
3. 情感偏差:需联系诗人背景(如贬谪、思乡等)准确分析情感。
六、真题演练
例题:“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中“碎”“咽”的赏析:
> 答案:
> ①“碎”形容马蹄声细碎凌乱,“咽”指号角声低沉如哽咽;
> ②两字以声衬静,凸显行军纪律严明与环境的肃杀;
> ③表达红军克敌的坚定意志,同时暗含战斗的悲壮感。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解答古诗炼字题,既符合答题规范,又兼顾深度分析。建议结合具体诗歌多练习,强化对不同词类的敏感度。
推荐文章
信息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什么
2024-12-12汽车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
2025-01-26如何评估自己的美术高考分数
2025-02-24浙江省艺术大学插画专业的学习环境如何
2025-02-27如何提高高考成绩
2025-03-04217高考分数线对自考和成考的影响
2025-01-08常见数学题目的解法如何应对数学考试的突发情况
2025-02-1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区别
2024-12-15政治学专业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2024-12-09哪些因素影响调剂专业的选择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