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燃料电池类试题

例题1(2024湖南省高考真题改编):

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从负极流向正极

C. 电池总反应为:2H₂ + O₂ → 2H₂O

D. 该装置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答案:C、D

解析

  • 氢氧燃料电池中,H₂在负极被氧化,O₂在正极被还原(A错误);
  •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而离子通过电解质传导(B错误);
  • 总反应与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致(C正确);
  • 燃料电池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正确)。
  • 二、太阳能电池与能量转化

    例题2(模拟题):

    关于太阳能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

    B. 主要材料为硅晶体,利用光电效应转化能量

    C. 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D

    解析

    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无需化学能中间转化(D错误),而充电电池(如锂离子电池)才涉及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三、生物质能转化工艺

    例题3(工业流程题):

    生物质(如秸秆)可通过热解反应生成CO和H₂,反应方程式为:

    C₆H₁₂O₆ → 3CO + 3H₂↑ + 3C(条件:高温)。

    回答以下问题:

    1.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2.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 H₂,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答案

    1. 2:1(CO为氧化产物,C为还原产物);

    2. 3 mol(每生成1 mol H₂转移2 mol电子,共3 mol H₂对应6 mol电子,但需结合反应式具体分析)。

    四、反应热计算与能源效率

    例题4(计算题):

    已知:

    ① C(s) + O₂(g) → CO₂(g) ΔH = -393.5 kJ/mol

    ② H₂(g) + ½O₂(g) → H₂O(l) ΔH = -285.8 kJ/mol

    ③ CH₃OH(l) + 3/2O₂(g) → CO₂(g) + 2H₂O(l) ΔH = -726.0 kJ/mol

    计算甲醇(CH₃OH)的燃烧热,并比较其与氢气作为燃料的能量效率差异。

    解析

  • 燃烧热计算:ΔH = -726.0 kJ/mol(直接由③式得出);
  • 效率差异:氢气的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且单位质量放热更高,但储存和运输成本较高。
  • 五、电解工艺与可再生能源

    例题5(综合应用题):

    可再生能源工艺在高考化学能源转化类试题中的典型例题

    电解水制氢是一种清洁能源技术,装置如右图所示。

    1. 写出阴极反应式。

    2. 若电解1 mol H₂O,理论上生成H₂和O₂的体积比是多少?

    3. 若使用太阳能供电,该工艺的局限性是什么?

    答案

    1. 2H⁺ + 2e⁻ → H₂↑(酸性条件);

    2. 2:1(根据电解水总反应2H₂O → 2H₂↑ + O₂↑);

    3. 太阳能受天气影响大,能量转化效率较低,需配套储能设备。

    六、能源转化与环境保护

    例题6(选择题):

    下列能源转化过程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

    A. 煤直接燃烧发电

    B. 天然气制备甲醇

    C. 秸秆发酵制甲烷

    D. 石油裂解制乙烯

    答案:C

    解析

    生物质能(如秸秆)的利用可实现碳循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C正确);而A、B、D均依赖化石能源。

    总结与备考建议

    1. 核心考点

  • 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与能量转化分析(必考);
  • 反应热计算(焓变与键能关系);
  •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的工艺原理。
  • 2. 易错点

  • 混淆原电池与电解池的能量转化方向;
  • 忽略反应条件对产物和能量效率的影响。
  • 建议结合真题训练,强化工业流程题中能源转化的综合分析能力,并关注新能源技术(如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的前沿应用。